会议专题

我国部分地方鸭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本研究所用荆江麻鸭、靖西麻鸭等9个地方鸭品种均由国家级水禽种质资源基因库(江苏泰州)提供,根据GeneBank和已发表文献上的鸭、部分鹅和鸡的微卫星序列和引物进行筛选,三色荧光PCR产物送至上海英骏生物技术公司,基于ABI-3730XL DNA Analyzer全自动测序仪平台进行STR分型。利用GeneMapper4.0软件读取基因型。利用Microsatellite-Toolkit软件检验输入等位基因数值和片段长度间隔的正确性,统计等位基因数(NO),计算有效等位基因数(Ne)、多态信息含量(PIC)和期望杂合度(He),并导出FSTAT格式和Dispan格式文件;分别利用FSTAT程序与Dispan程序将生成的文件导入,计算群体内近交系数(Fis)、群体间遗传距离(DA);再以DA遗传距离为依据,构建品种间的UPGMA系统聚类图。结果显示12个座位均可作为有效遗传标记用于各群体的遗传参数检测。9个品种中,平均He的范围为0.5414-0.6315 , PIC也反映了相近的结果;Fis为0.12650.3381, DA遗传距离为0.101-0.279。UPGMA法聚类分析显示:金定鸭与山麻鸭、高邮鸭与吉安红毛鸭先聚类,后与广西小麻鸭聚为一类;荆江麻鸭与靖西麻鸭聚为一类,枚县麻鸭与临武鸭聚为一类。

地方品种鸭 遗传多样性 微卫星标记技术 聚类分析

张扬 陈阳 李欣钰 乔娜 段修军 董飚 徐琪 陈国宏

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扬州225009 江西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西南昌330045 江苏省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泰州225300

国内会议

第十六次全国家禽学术讨论会

江苏扬州

中文

170-170

2013-05-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