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不同饲料转化率的北京鸭和枫叶鸭消化生理及盲肠微生物菌群的比较研究

本文通过对北京鸭和枫叶鸭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21日龄时,北京鸭与枫叶鸭消化器官相对重量、淀粉酶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两品种肉鸭DGGE图谱条带具有较高的相似度(74%)。北京鸭2142日龄料重比高于枫叶鸭;42日龄时,北京鸭胰腺、十二指肠、回肠相对重量显著高于枫叶鸭(P<0.05),胰腺、十二指肠、空肠食糜淀粉酶活性低于枫叶鸭(P<0.05);与中、高料重比组肉鸭相比,低料重比组肉鸭具有较低的胰腺相对重量(P<0.05),较高的胰腺淀粉酶活性((P<0.05)。 42日龄时,两品种肉鸭DGGE图谱条带相似度为47%-63%;两品种鸭不同饲料转化率个体间的盲肠微生物区系变化规律相同,即代表高、中料重比组的DGGE泳道聚成一簇,低料重比组的泳道单独成枝。本试验研究发现,21日龄北京鸭与枫叶鸭消化器官相对重量无显著差异,而21日龄北京鸭与枫叶鸭体重差异不显著,与Lilja等的研究结果一致,证实胃肠道发育与家禽生长速度具有高度相关性。本试验研究发现,42日龄北京鸭胰腺、十二指肠、回肠相对重量大于枫叶鸭,料重比高的肉鸭胰腺相对重量大于料重比低的肉鸭,与watkins等的研究结果一致,说明较重的消化器官消化能力低,代偿性增生弥补消化能力的不足;较轻的消化器官在满足营养供给的基础上为肉鸭其他器官、系统的生长节约了能量。

北京鸭 枫叶鸭 饲料转化率 消化系统 盲肠微生物菌群

梁恒之 王波 尹达菲 侯卓成 袁建敏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北京100193

国内会议

第十六次全国家禽学术讨论会

江苏扬州

中文

316-316

2013-05-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