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榧树文化初论

榧树为我国特产,是红豆杉科中少有的可食种类.榧树的开发和使用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榧树文化涉及榧树的植物认知、药食功用、园林造景、林果产业、诗文典故等5个方面.榧树早在秦始皇时期,就见诸文献记载,其分类特征至明代已经完全明了,1857最早进行科学描述.榧实入药始于汉代,历代对其药性和功能都有发明.榧实作为干果始于唐代,至宋代培育出品质优良的栽培品种,浙皖地区是新品种的培育和栽培中心.榧树用于园林造景始于西汉,唐代曾经种植到洛阳地区.优良榧树品种的大规模种植始于宋代,品质优良者成为贡果.明清之际,浙皖地区出现规模化种植香榧的现象.榧树入诗始于北宋,苏轼的品题使其声名鹊起,宋人描述、赞美榧实的诗文空前绝后,彼时榧树也成为一种风尚.

榧树文化 植物性状 药理活性 种植模式

包琰 赵志军 冯广平 闵庆文 袁顺全 陈锦宇 张红 芦净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北京 100027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 100710 北京自然博物馆,北京 100050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 北京城市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北京 100089 绍兴市农业局,绍兴 312000 北京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北京 100044 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石家庄 050024

国内会议

植物文化环境国际论坛暨中国植物学会古植物分会第十六届年会

河南新乡

中文

57-61

2012-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