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集宁路城遗址孢粉分析与古植被、古气候初探
集宁路元代建制,原系金代集宁县,该城池始建于金代(公元1192年),元代沿用并有所扩建.该遗址经过多次发掘,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本文对城内探方T024062和T056054,以及城外东南磨子河剖面孢粉样品进行了分析.孢粉组合反映了人类进驻以前遗址周围的自然植被为以堇菜科和蒿属植物为主的草原植被,当时气候温湿偏干;金代时期植被为温暖偏干环境下以蒿属植物为主的草原,先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以放牧和农耕种植相结合为主;元代时期植被仍以蒿属为主,但草原面积缩减,早期气候温暖偏干,晚期水生植物狸藻繁盛,同时蕨类植物碗蕨、膜蕨、凤尾蕨和中华卷柏出现,气候向温暖湿润转变,随着环境条件的改变,生产生活方式相应地转变为以农作物种植为主,兼有放牧、捕鱼和狩猎.
孢粉组合 古植被 古气候 集宁路城遗址
姚轶锋 郭殿勇 李承森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93 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呼和浩特 010020
国内会议
河南新乡
中文
90-96
2012-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