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晚侏罗世一个新的杉科球果
一个全矿化的杉科种子球果Cunninghamiostrobus minor sp.nov.被描述于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上侏罗统满克头鄂博组.种子球果为同带叶小枝着生或联合.每个种子球果呈卵圆形至椭圆形,并由一个粗壮的球果轴和很多呈螺旋状着生于轴上的苞片-鳞片复合体组成.苞片呈桃形,体积较大,彼此呈覆瓦状排列,成熟后向外伸展,并在近轴面的基部处同退缩的珠鳞(鳞片)局部融合.珠鳞较小,呈三瓣状,在每个株鳞基部的近轴面有3枚反转的胚珠/种子.球果的轴和带叶小枝的茎的内部构造由一个木质部圆筒组成.木质部圆筒包括一个中央的异质的髓,髓的外侧依次是内始式的初生木质部、次生木质部、韧皮部和皮层.次生木质部管胞径向壁上的纹孔呈多角形或圆形,排成1~2列,两列时互生或单列时互相接触,纹孔式为过渡式.在一般的外部形态和内部解剖构造特征方面,新种的种子球果和带叶小枝与化石Cunninghamiostrobus yubariensis Stopes et Fujii和C.huberi Miller,以及现生Cunninghamia lanceolata (Lamb.) Hook的相似.但后者属种球果轴内部的髓是同质的,次生木质部管胞径向壁的纹孔式是现代式的,而且在种子球果的其他解剖构造方面与前者也有重要区别.
杉科球果 全矿化 切片方法 晚侏罗世
郑月娟 郑少林 陈树旺 寇林林 张建 黄欣
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沈阳 110034
国内会议
河南新乡
中文
178-184
2012-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