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我校在临床学院教学管理中的实践和探索

高等医学教育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临床教学三部分.而临床教学阶段由临床理论教学、临床见习和临床实习三部分组成.临床教学阶段是整个医学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医学院校学生从学校跨入工作岗位的桥梁课程.临床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医学院校毕业生的质量.为了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学校自2008年开始在附属连云港二院开展了”2+1”课间见习教学模式,即临床理论教学和临床见习同时开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根据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结合问卷调查统计资料,可以看出: 现行的教学管理工作符合专业培养的要求:理论教学大纲和见习大纲的制定符合临床教学的实际,为医学生从事医疗工作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形成打下坚实基础。 现行的教学管理工作有利于提高临床教师的教学意识:通过教育学、心理学等基本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校内模范教师的示范作用,临床医师对“教师”行业有了全新的认识,对临床教学工作有了更多的热情。 现行的教学管理工作有利于提高教学能力:临床医师在思想上对教学工作的重视决定了他们能够在教学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临床医师能够认真备课、精心组织临床教学,认真研究教学规律,这为提高教学质,奠定了基础。

高等院校 医学专业 临床教学 规划设计 效果评估

陈辉 徐家丽 张玉山 陈晓晖 高涌 范爱华

蚌埠医学院临床教学部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教学科 蚌埠医学院临床教学部诊断学教研室

国内会议

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教学管理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

太原

中文

52-55

2011-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