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C/PBS共混体系的黏弹特性
聚碳酸亚丙酯(PPC)是一种由二氧化碳和环氧丙烷共聚而成的非结晶性聚合物,但由于其分子结构中存在醚键(-O-),使得分子链柔性大、玻璃化转变温度低、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均较差。因此,必须对PPC进行必要的改性,才能达到使用性能要求.本文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碳酸亚丙酯(PPC)/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共混体系,并对所制备的共混体系的黏弹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PPC/PBS为典型的热力学不相容体系,PBS的加入提高了PPC的加工性能;当PBS的浓度约为40~50wt%时,体系发生相反转,这与Paul模型对相反转点预测的结果一致;在相分离区,动态模量偏离了经典的低频末端标度规则,Han图表现出不同于均相体系的特征,引起时温叠加原理失效;与Gramspacher-Meissner模型相比,Palierne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PPC/PBS体系的线性黏弹行为。
聚碳酸亚丙酯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共混体系 黏弹特性
陈君 蒋霞 陈庆华 钱庆荣 黄宝铨 刘欣萍 许兢 肖荔人
福建师范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福建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福州 350007;福建省污染控制与资源循环重点实验室
国内会议
改性塑料产业高端论坛暨余姚滨海新城涉塑产业招商对接会、中国塑协改性塑料专业委员会2013年年会
浙江余姚
中文
172-178
2013-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