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基于热可逆烷氧基胺的本征自修复型硬质聚氨酯

本工作采用4-羟基-2,2,4,4-四甲基-呱啶氮氧自由基(4-OH-TEMPO)和4, 4‘-偶氮双(4-氰基戊醇)(ACPO)为原料,合成一种带有热可逆C-ON键并且两端为羟基的烷氧基胺二元醇单体(CT-PO),然后将二醇单体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乙二醇(PEG2000)反应,合成结晶性硬质聚氨酯ICPEG2000,利用聚氨酯体系中的C-ON热可逆键实现本征自修复。与此同时,以1, 4-丁二醇(BDO)代替热可逆单体制备不可逆体系IBPEG2000作为对比。采用FTIR, NMR, MS和EA等多种分析手段,对单体结构进行表征,而热可逆聚氨酯则采用TG, DSC,DMA, Raman及GPC等分析手段,以表征其结构,并借助ESR研究单体和聚合物体系内C-ON键的均裂温度和热可逆行为。修复性能则采用修复后冲击强度与原始冲击强度比值进行表征。

本征自修复型硬质聚氨酯 制备工艺 性能表征 热可逆烷氧基胺

张泽平 容敏智 章明秋

中山大学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功能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275

国内会议

2013广东材料发展论坛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新材料科技创新研讨会

广州

中文

105-107

2013-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