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我国东部中-新生代大陆构造的形成与演化

文章通过研究我国东部中-新生代大陆构造的形成机制及其构造演化,得出,“威尔逊旋回”洋盆消失两侧板块拼合碰撞后新生大陆外侧洋盆的俯冲与新生洋盆洋脊的扩张是新生大陆内部陆内变形的不竭动力,它诱发大陆岩石圈壳慢物质的调整加厚或减薄。如我国东部大陆中一晚白呈世一古近纪(135-23Ma)加厚地壳一岩石圈减薄、转型,陆内伸展变形和岩浆活动达到高潮,使大陆克拉通出现泛盆地、准平原化,这种现象在渐新世末“四川运动”之后的新近纪再次重复。早更新世晚期((0.9-0.8Ma)青藏高原的末次快速隆升,影响到我国东部构造地貌轮廓的基本定型。晚更新世末分隔五大流域东西走向分水岭山脉的再次隆升,说明了从晚中生代以来至今,北冰洋与印度洋脊的扩张和太平洋板块的俯冲是长期造成亚洲大陆三向受挤发生陆内变形的宏观背景。我国东部中一新生代大陆构造的形成与演化正是在上述背景下发生的。

大陆运动 中新生代 生成机制 构造演化

葛肖虹 刘俊来 袁四化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13006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 防灾科技学院,河北三河065201

国内会议

中国东部和海域地质特征及资源环境学术研讨会

青岛

中文

77-83

2013-10-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