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脉冲电针防治肌萎缩及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电针疗法防治肌萎缩的电脉冲波宽优化.方法:SD大鼠制作下肢肌肉失神经模型,分为:模型组、电针A组、电针B组、电针C组,模型组不电针,各电针组的脉冲波宽依次为0.5ms,100ms和200ms.穴位为下肢的足三里和承山穴,共4个疗程.以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腓肠肌湿重比(GW)、腓肠肌纤维横截面积比(GC)、肌纤维直径比(GD)为下肢肌肉功能变化指标.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电针A组的下肢肌肉功能各指标变化不明显,电针B组、电针C组的SFI、GW、GC、GD明显增大(P<0.05).结论:100ms和200ms波宽的电刺激脉冲是预防失神经下肢肌肉萎缩的效果明显优于0.5ms脉冲.
肌肉萎缩 宽脉冲电针 疗效评价 临床应用
庄伊洢 陈玄 叶笑然 黄晓卿
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 福州 350003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276-279
2013-10-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