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地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HBV基因分型及不同探针位点的研究
目的:探讨HBV基因型及其不同探针位点与HBV-DNA水平的关系.方法:对153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应用反向点杂交技术进行基因分型、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进行HBV-DNA水平检测.结果:基因分型为B型36例,C型94例,D型19例和混合型4例;C型例数明显高于其他型;B型、C型、D型HBV-DNA水平分别为(5.36±1.85)log值,(5.43±2.01)log值和(4.83±2.21)log值,其HBVDNA水平经统计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46例C型分亚型,C2(15例)、C1+C2+C3(15例)、C1+C2(4例)、C1+C3(8例),C1(2例)、C2+C3(1例),以C2(15例)、C1+C2+C3(15例)为主,C1、C2+C3亚型病例数少于3例,不计入统计,C2型与其他3组亚型HBV DNA水平相比较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C2型HBV DNA水平明显比其他3亚型组低.其他3组亚型HBV DNA水平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疆地区HBV基因型以C型为主,B型次之.各型HBV-DNA水平无明显统计学意义,C亚型中以C2、C1+C2+C3为主,C2亚型HBV-DNA水平明显比其他3亚型组低.检测不同探针位点对于临床治疗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乙型肝炎 基因分型 探针位点 病理机制
杨丽 徐菲莉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临床检验中心 830000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312-318
2013-10-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