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络欣通对缺血性中风(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血液流变学、P-选择素的影响
目的:评价新安医学经验方脑络欣通治疗缺血性中风(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临床疗效和血液流变学及p-选择素的影响,探讨脑络欣通改善临床症状的可能机制.方法:将符合纳入病例标准的90例缺血性中风(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脑络欣通组、通心络组、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处理,通心络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通心络胶囊,脑络欣通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脑络欣通.观察治疗前、治疗后14天、治疗后28天三个不同时间位点的血液流变学及P-选择素等理化指标,评价脑络欣通组、通心络组、对照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脑络欣通治疗缺血性中风(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28天的总有效率为93.3%,优于通心络组和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同时,脑络欣通可明显改善缺血性中风(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P<0.01),脑络欣通组变化最为明显,优于通心络组和对照组.结论:脑络欣通对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且优于通心络胶囊,为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证临床干预提供了新的组方.
缺血性中风 气虚血瘀证 脑络欣通 液流变学 P-选择素
杨文明 李祥 汪瀚 王晓旸 汪美霞 韩辉 董婷 何望生 王键
安徽中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安徽合肥230031
国内会议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养生学与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会议暨第八次学术研讨会
合肥
中文
176-180
2013-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