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对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患者认知功能及血清sCD40L的影响
目的:观察针刺对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Subcortical ischemic vascular disease,SIVD)患者认知功能及血清sCD40L的影响,探讨SIVD与血清sCD40L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将60例SIV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针刺百会、人中、风府、风池、内关、神门、合谷、太冲穴,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4周为1疗程,共2个疗程;对照组口服西药尼莫地平30mg tid,疗程同治疗组.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MoCA量表评分对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进行评判并检测患者血清sCD40L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第4周末,治疗组患者血清sCD40L水平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MoCA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第8周末,两组患者血清sCD40L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MoCA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第4周末比较,治疗第8周末两组患者血清sCD40L水平及MoCA评分变化更显著(P<0.05).结论:针刺可显著降低SIVD患者血清sCD40L水平,改善患者认知功能,疗效优于西药尼莫地平,且随着疗程的增加,疗效越显著.血清sCD40L水平的升高可能与SIVD的发生有着密切关联.
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 针刺疗法 认知功能 血清检测 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
肖伟 王震 孔红兵 章显宝 梁发俊 王保国 胡徽星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安徽合肥230061
国内会议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养生学与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会议暨第八次学术研讨会
合肥
中文
244-249
2013-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