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侧微创动态非融合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失稳症的临床评价
目的:评价在经皮可扩张通道下(Quadrant系统)短节段单侧动态非融合K-ROD系统和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症的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单侧减压髓核摘除、单侧椎弓根内固定,治疗组以单侧K-ROD系统固定,对照组行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后路椎间融合术.所有病例均选择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症患者,以单侧腰腿痛为临床表现;其中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比较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根据JOA(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评分评估神经功能改善率.根据ODI功能障碍指数(o sw 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评价患者的腰椎功能改善情况及手术疗效.结果:术后40例均获得6~36个月随访,平均24个月.复查X线片,CT/MRI两组出血量、手术时间及ODI评分相比较,L2-S1及LA/L5节段ROM,对照组较术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较术前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Quadrant系统下短节段单侧动态非融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症,可有效的进行腰椎后路减压、非融合可有效稳定腰椎运动功能单元,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减缓和防止邻近节段退变,且手术创伤明显减轻,节约医疗成本.
退变性腰椎不稳 单侧微创动态非融合固定治疗 临床应用 疗效评价
苏寅 李荣 邢海清 黄聪 黄锦 陈兴坤 岳瑞卿
福建省宁德市中医院骨一科,宁德,352100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111-114
2013-09-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