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獭兔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山西省养殖獭兔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势头十分迅速,笔者根据实地考察发现存在一些实质性的问题进行论述。综观我省规模养殖的种兔,总体质量水平不错,作者提醒养兔场户引种应慎重考虑,到正规兔场,持有种畜禽经营许可证的单位或兔场引种。对于饲料,目前凡具规模的场、户,使用的饲料都是现成颗粒饲料,其饲料都是根据兔的不同年龄阶段和营养需要而严格加工配制,所以营养基本得以保证。但在以精料为主、少喂乃至不喂草的情况下,就会造成粗纤维的缺乏和不足,无意中给魏氏的暴发埋下不可避免的隐患。另外选好一种饲料,没有特殊情况,最好不要随意更换。我省大多数兔场对管理都比较松懈,尤其是饲养员进人兔舍不穿工作服、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实践认为兔瘟、大肠、巴波、魏氏、葡萄球菌等疫苗必须打,需要说明的是兔瘟、大肠、魏氏和葡萄球菌必须打单苗,而巴波由于其病症有好多相似之处,所以打联苗比单苗效果更胜一筹。其它疫苗则视各兔场的发病情况择苗决定打否等即可。尽管我省生产的兔皮质量不错,但没有制裘厂,兔皮销售一直依赖河北、河南等地皮商收购,显然避免不了小商小贩的压级压价,主要是由于饲养分散、数量少,难以卖到好价,因此希望以大带小,将兔皮集中在一起形成数量优势,以吸引更大的商家来采购,齐心协力抵制小商小贩宰割,提高兔皮销售经济效益。
獭兔养殖 品种质量 饲养管理 防疫机制
常福俊
山西省畜牧业协会兔业分会秘书处,清徐030401
国内会议
陕西杨凌
中文
57-58
2013-09-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