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疾病经方临床应用
本文介绍一例风湿性疾病患者,此病人病情危重,随时有因心衰或痰阻呼吸道无力咳出而危及生命的可能。合中西医结合治疗之功而见速效,其中可总结之处在于,中医治疗没有只见炎症及肺部感染,而脱离了中医辨证的原则,采取一味的清热解毒治法。而是通过六经论治、认真审证,认定病人属心脾肺肾阳气皆衰,阳气欲脱之太阴、少阴合病兼有太阳、阳明证,未一派祛痰化痰而痰自清,未滥用清热解毒,而肌酶下降,血常规正常。 经云:脾病而四肢不用,此由于四肢皆案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内,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因此健脾益元为治疗根本。此外,亦有治痰独取阳明之论: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冲脉者,经脉之海也,主渗灌溪谷,与阳明合于宗筋,阴阳?宗筋之会,合于气街,而阳明为之长,皆属于带脉,而络于督脉。故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痰不用也。 治之各补其荣而通其俞,调其虚实,和其逆顺,筋脉骨肉,各以其时受月,则病己矣。故以附子,千姜,炙甘草回阳救逆,以太子参,黄芪大补元气,大黄通腑泻瘀,以益阳明。炒白术,茯苓健脾。麻黄,细辛宜肺化饮平喘。砂仁、厚朴和胃降逆,白芥子、鱼腥草温肺祛痰。
风湿性疾病 辨证论治 中药治疗 疗效评价
赵凯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中医科 银川750004
国内会议
西安
中文
368-371
2013-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