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内科方案的研究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内科方案,评估临床疗效.方法:将170例确诊为颈性眩晕的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颈复汤高、中、低剂量分别联合西药倍他司汀)组,中药颈复汤中剂量对照组(简称中药对照组),西药倍他司汀对照组,共计5组,每组34例,疗程1周.临床观察指标:眩晕障碍(DHI)评分量表,症状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眩晕缓解天数量表,并评价各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高、中、低剂量结合组DHI评分、VAS评分、眩晕缓解天数及临床疗效评价均较中药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中剂量结合组DHI评分均较低剂量结合组及倍他司汀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高、中、低三结合组间呈量效依赖关系(分别p<0.05);高、中剂量结合组VAS评分较倍他司汀对照组差异显著(分别p<0.05),高剂量结合组较中、低剂量组差异显著(分别p<0.05);高、中、低剂量结合组眩晕缓解天数均较中药对照组及倍他司汀对照组差异显著(分别p<0.05),且高、中、低三结合组间呈量效依赖关系(分别<0.05);高、中、低剂量结合组临床疗效较中药对照组以及高、中剂量结合组较倍他司汀对照组差异显著(分别p<0.05),且高、中、低=结合组间呈量效依赖关系(分别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优于中药对照组和西药对照组;高、中剂量组疗效优于低剂量组,高剂量组疗效最为明显.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更有优势,是有效、安全、科学、规范、便捷、经济的内科综合诊疗方案。

内科学 颈性眩晕 中西医治疗 疗效评价

霍清萍 梁芳 魏德芝 王宇新 黄侃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上海200233

国内会议

第十三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虚证与老年医学学术研讨会

广州

中文

236-241

2013-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