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线治疗痫证验案2则
笔者于2009~2011年,采用穴位埋线治疗痫证2例,介绍了其病史摘要及治疗方法。中医认为,痫证发生大多是由于七情失调,先天因素,脑部外伤,饮食不节,劳累过度,或患它病之后,造成脏腑失调,痰浊阻滞,气机逆乱,风阳内动所致。该2例患者,1例为脑瘤术后,1例为颅脑撞击,均颅脑受损,气血瘀阻,络脉不和,阴阳升降失职,阴不敛阳而生风生热;肝郁则脾不健运,痰浊内生。因督脉“总督诸阳”,为“阳脉之海”,督脉为病,“大人癫疾,小儿惊痫”,故取督脉身柱、筋缩、腰俞调和诸阳、解除腰脊强痛;任脉“总任诸阴”,为“阴脉之海”,故取鸠尾、中脘调和诸阴、降气解郁;阳陵泉为八会穴之筋会,有舒肝解痉之功;太冲为肝经原穴,有镇肝熄风、醒脑宁神之效;丰隆为胃经络穴,有和胃降浊、清热化痰之用。该方熔调和阴阳、镇肝熄风、清热化痰、舒肝解痉、滋养脾肾于一炉,风痰化,气血畅,阴阳和,则疾病向愈。值得一提的是,穴位埋线,刺激温和,痛苦小,副作用少,疗效好,值得推广应用。
痫证 穴位埋线疗法 临床应用 疗效评价
王旭东 李文娟 徐小贤
秦安县中医医院甘肃741600
国内会议
全国针灸临床适宜技术推广研讨会暨甘肃省针灸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
兰州
中文
57-58
2013-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