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渝北地区土壤重金属形态分布与有效性评价

本文结合渝北地区土壤重金属全量及形态分析,对区内主要土壤类型紫色土、石灰土、黄壤、水稻土As、Cd、Cr、Pb重金属形态构成特征、影响因素及有效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壤类型不同重金属形态构成差异明显,在各土壤类型中As、Cr、Pb以残渣态等为主.Cd在黄壤、紫色土中以离子态、残渣态为主,其中离子态平均比率为37.44%、29.97%,所占比率最高.紫色土中As与Cr、水稻土和紫色土中Cd、黄壤中Pb可利用态含量较高,可能表现出较高生物有效性.石灰土中重金属总体生物有效性可能较低.影响重金属可利用态转化率的主要因素中,As、Cd与全量显著正相关,Cd、Pb与环境pH,Cr与有机质显著负相关.通过回归分析,紫色土中全量、pH、有机质对重金属可利用态含量影响中Cd、Cr、Pb显著服从多元非线性对数回归方程,可通过该方程对其可利用态含量进行预测。

土壤重金属 形态分布 有效性分析 评价指标

严明书 李武斌

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川东南地质大队 重庆市400038;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四川成都610059 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川东南地质大队 重庆市400038

国内会议

第十一届全国勘查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

银川

中文

144-147

2013-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