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晶体液在未控制出血的失血性休克早期复苏阶段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在未控制出血的失血性休克复苏早期阶段,应用不同晶体液治疗时,对肺水肿,氧合作用及血液动力学等方面影响进行比较研究.方法:对24头杂种猪进行V级肝损伤处理作为未控制出血的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任其失血,不经复苏持续30mins.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双盲法分别给予生理盐水(NS)和乳酸林格氏液(LR)进行早期复苏.并将平均动脉压(MAP)维持在低压复苏水平30mins.对比研究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氧合作用和血液动力学数据.结果:EVLWI在给予两种液体复苏后立即升高,NS组升高程度大.在给予150ml/kg的相同的液体复苏后,NS组的EVLWI升高7.38±0.91ml/kg,LR组EVLWI升高5.45±0.43mg/kg(t=6.641,p=0.000).氧合作用中动脉氧分压/吸入氧分数(PaO2/FiO2)没有受到显著性影响.血液动力学参数中心输出量(CO)、心率(HR)、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在NS组升高,全身外周血管阻力(SVR)在NS组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心脏舒张末期容积(GEDV)、每搏量(SV)两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用NS进行复苏的动物更容易出现酸中毒(NS组:pH 7.08±0.06,LR组:7.48±0.08;t=-13.590,p=0.000).结论:用NS和LR进行未控制出血的失血性休克的复苏早期,液体类型和液体量对氧合作用没有影响.用LR复苏对EVLWI,血液动力学参数和血液pH值方面的影响优于NS.
失血性休克 复苏阶段 晶体液 血液动力学
闫旭 石忠琪
天津市天津医院创伤骨科急诊 300211
国内会议
第二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第二届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骨伤科学术年会、第十九届浙江省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
杭州
中文
505-509
2013-06-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