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台湾地区震源机制即时解算系统及其在地震地体构造上的应用--以台湾东北部的碰撞-隐没过渡带地体区块旋转作用为例

台湾地区的即时震源机制解能迅速提供学界以解释对应的孕震构造,并作为进一步计算有限断层震源解及波传模拟的数据,对于地震危害评估有一定贡献。累积的震源机制解足可用来探究台湾地区的地震地体构造型态,并据以描绘地震应力状态的时空分布与地体构造的演化。台湾东部由南往北逐渐从弧陆碰撞过渡到隐没与弧后扩张,震源错动型态各有其特征,使得原先的地质边界弱带出现相对位移,以左移断层错动的方式释放应变能,因此,地表变形量也以顺时针方向呈现,往南愈大。梨山断层似乎是冲绳海槽往西移进的中心轴,以北的宜兰平原受张裂作用影响,以南到24.3°N之间则受到类似书架断层作用的影响。这个模型与前人提出的非刚性旋转来解释构造逃脱的模型不同。

地震作用 孕震构造 震源机制 即时解算系统 台湾地区

梁文宗 赵里 Betrand DeLOUIS

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学研究所,台北市11529

国内会议

第七届世界华人地质科学讨论会

成都

中文

47-48

2013-06-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