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铜陵矿集区深部电性结构及其地质意义

本文主要讨论大地电磁测量所揭示的矿集区深部电性特征及其反映的地质意义。电性结构剖面揭示了双层地壳结构,铜陵隆起带遭受过强烈的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近地表的低阻层可解释为褶皱的沉积岩和断裂,指示上地壳遭受过强烈挤压变形,以致地层因褶皱断裂发育而表现为低阻特征。电性结构剖面中不同电性地质体由稠密且弯曲或扭曲的电阻率等值线构成的过渡带所分隔,这种过渡带陡倾时可与断裂很好的对应,基于穿越铜陵矿集区六条MT剖面的二维电性结构模型,本次研究试图揭示研究区的三维地壳结构。MT探测结果为岩石圈演化及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成矿作用提供了重要的地球物理约束。

铜陵矿集区 电性结构 地质特征 构造演化

汤井田 周聪 王显莹 吕庆田

有色金属成矿预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南大学地球物理新技术勘察研究所,中国湖南省长沙市,410083

国内会议

第七届世界华人地质科学讨论会

成都

中文

223-225

2013-06-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