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地质景观研究与地质公园建设--以丹霞地貌为例
“中国丹霞”捆绑申报世界遗产的成功,使得这一地球演化史中形成的特殊地质地貌更加为世人所瞩目,也对这些地区如何进一步保护和开发好这些“人类共同的财富”提出了更高的挑战。丹霞地貌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典型丹霞地貌(狭义)和扩展丹霞地貌(广义)。无论是狭义丹霞还是广义丹霞地貌,其形成的物质基础都一定是红色陆相碎屑建造,中国红层盆地分布以中、新生代最为广泛,按大地构造背景划分,主要有三个区带:①太平洋及其构造辐射区带;②青藏高原特提斯构造域;③塔里木-华北板块及其周缘区带,国外丹霞地貌发育较好的地方目前己知有25个国家73处。丹霞地貌地质公园的成功为国内多数国有旅游景区的发展提供了启示:在外围条件满足的前提下,政府作为经营主体集中力量实现旅游景区向高级别的全面发展是现实可行的。
典型地质景观 结构特征 地质公园 构造演化
赵汀 赵逊 彭华 侯荣丰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7 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100037 中山大学,广州,510275 广东省丹霞山风景区管委会,512300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329-331
2013-06-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