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OVEMP/cVEMP在前庭传导通路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外周前庭损害患者oVEMP/cVEMP的引出情况并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2年3月间在我院临床诊断为外周前庭损害,并接受门诊和/或住院治疗的患者13例(14耳),进行双耳气导短纯音诱发的oVEMP和cVEMP检测,观察患耳oVEMP/cVEMP引出情况,分析前庭上成分(椭圆囊/前庭上神经传入通路)和前庭下成分(球囊/前庭下神经传入通路)机能受损的状况.部分患者记录并分析了患者治疗前后的检测结果.结果:13例(共14耳,双侧1例)外周性眩晕患者包括:耳带状疱疹3例(3耳),听神经瘤3例(4耳),Ⅶ+Ⅷ颅神经牵拉伤1例(1耳),前庭神经炎2例(2耳),梅尼埃病3例(3耳),单侧内听道发育不全1例(1耳).oVEMP共引出3耳(n=14),总体引出率为21.5%;cVEMP引出4耳,引出率28.6%.1例(1耳)前庭神经炎的患者治疗前oVEMP消失,治疗后恢复.结论:外周性眩晕患者前庭耳石器机能受损情况可以通过临床oVEMP/cVEMP检测进行客观评价,其表现形式根据病变波及的范围与程度不同各异.

外周前庭损害 病理诊断 椭圆囊神经传入通路 前庭上神经传入通路 临床应用

张青 许信达 胡娟 许珉 梁建民 加我君孝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病院;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耳病研究所 日本东京医疗中心,感觉器官研究所

国内会议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咽喉科专业委员会第十三次学术会议暨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咽喉科专业委员会第十一次学术会议

浙江嘉兴

中文

50-52

2013-05-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