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营卫学说历代沿革及其在“脉络-血管系统病”防治中的应用

营卫学说作为中医学应用阴阳哲理闸释机体气血体用问题的基础理论,始于《内经》,汉代《伤寒论》将营卫用于阐释外感疾病,明清时期营卫学说初具雏形,至清代叶天士建立“卫气营血辨证”使得营卫学说发展丰富.然而营卫学说作为中医理论重要的辨证论治体系,并未受到近现代医家的重视,多拘泥于既往对外感疾病诊疗的指导作用,而忽视了其在内伤疾病中的应用价值.《难经·十四难》提出:“损其心者,调其营卫”,指出营卫在广义的“心(肺)血脉”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因此该文在梳理营卫学说历史源流的基础上,将其与心脑血管病研究相结合,初步阐述营卫学说在该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防治中的应用价值.

脉络疾病 血管系统疾病 营卫学说 辨证论治 临床应用

魏聪 贾振华 袁国强 吴相春 高怀林

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石家庄,05003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心脑血管络病重点研究室,石家庄,05003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心脑血管络病重点研究室,石家庄,050035

国内会议

第十届国际络病学大会

北京

中文

76-80

2014-0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