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通心络对猪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目的:阐明血管内皮细胞结构和功能损伤在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无再流中的核心作用,以及探讨中药通心络对微血管内皮细胞结构和功能的保护机制.方法:中华小型猪30只,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通心络治疗小、中、大剂量组和假手术组,每组6只.冠状动脉阻断3h,再灌注1h建立AMI再灌注模型.采用ELISA、Real-time PCR、Western Blot和HE染色的方法观察不同区域心肌组织内P-选择素(P-selectin)、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l)、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血管内皮钙黏素(VE-cadherin)、β-连环蛋白(β-catenin)和γ-连环蛋白(γ-catenin)的含量和组织形态的变化.结果:(1)与正常心肌组织相比,对照组再灌注区和无再流区P-selectin、ICAM-1和VCAM-1蛋白及mRNA水平都有明显升高(P均<0.01),无再流区比再灌注区升高的程度更显著(P均<0.01).与对照组相比,中剂量通心络能降低冉灌注区和无再流区P-selectin和ICAM-1蛋白表达(P均<0.05);大剂量通心络可明显降低再灌注区P-selectin和ICAM-1蛋白和mRNA的含量(P均<0.05),并能降低无再流区P-selectin和ICAM-1蛋白,以及P-selectin的mRNA含量(P均<0.05).(2)HE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的再灌注区和无再流区局部有大量炎细胞浸润,无再流区心肌细胞肿胀,胞浆嗜伊红增高,胞浆内可见颗粒状物.与对照组相比,中剂量和大剂量通心络组炎性细胞浸润和心肌损伤程度明显降代,大剂量组的保护效果更加明显.(3)与正常心肌组织相比,对照组再灌注区VE-cadherin的表达明显减少(P<0.05),无再流区VE-cadherin和p-catenin的含量显著降低(P均<0.05),而γ-catenin蛋白含量在各区之间无明显差异.与对照组相比,大剂量通心络可以提高再灌注区和无再流区VE-cadherin表达水平(P均<0.05).结论:通心络通过抑制细胞黏附分了的表达,减少中性粒细胞浸润和炎性反应,保护内皮细胞屏障功能完整性.

急性心肌梗死 缺血再灌注 通心络 内皮细胞功能 实验药理

段炼 杨跃进 赵京林 张海涛 康晟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北京,100037

国内会议

第十届国际络病学大会

北京

中文

337-343

2014-0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