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心络预处理保护猪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一氧化氯相关机制研究
背景:传统中药通心络能保护心肌防止缺血/再灌注损伤,但其作用机制还没完伞阐明.检测到一氧化氮参与了通心络的保护性作用.方法:小型猪随机分配到4组,每组7只:假手术组、对照组、通心络组以及通心络和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Nω-硝基-L-精氨酸(L-NNA,10mg/kg,静脉注射)组.通心络给药3h后,将动物进行麻醉后,将其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进行结扎,原位维持90 min再灌注3h后处死.采用在面积法将无复流区和坏死区以及缺血区进行病理学测定.通过髓过氧化物酶活性和组织学分析测定心肌中中性粒细胞聚集程度.分别采用比色法和免疫印迹分析法测定心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和血管内皮钙粘连蛋白含量.结果:通心络明显增加局部血流,从而缩小梗死和无复流范围。与对照组比较,通心络减弱组织切片中髓过氧化物酶活性和中性粒细胞聚集,并在复流区维持血管内皮钙粘连蛋白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活性通心络的保护作用可通过与L-NNA同时服用来抵消。结论:通心络限制心肌缺血并保护心脏使其不受到再灌注损伤。通心络可通过改变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活性来调节一氧化氮的合成。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通心络 一氧化氮 中性粒细胞 实验药理 保护作用
程宇彤 杨跃进 张海涛 钱海燕 赵京林 孟宪明 罗福良 吴以岭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 北京,100037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实验中心 北京,100037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实验动物中心 北京,100037 河北中西医结合医药研究院 石家庄,050035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344-352
2014-0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