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区应急避险场所选址途径--以四川遂宁为例
应急避险场所规划是城市安全的重要保障.在城市的高速发展过程中,城市风险伴随着城市规模扩大、功能杂糅、人口集聚和设施建设而不断升高.老城区是综合防灾研究的缺口和难点,它建设早、规划少,人口建筑密度大、灾害隐患多;然而应急避难用地和设施紧缺、布局欠合理,传统规划方法较为笼统落后.随着老城区对于城市发展的价值重新发掘,安全性得到进一步重视,其应急避难场所规划技术亟待重新思考.本文基于现有研究,总结了应急避难场所的特点,认为应急避险场所选址的核心问题在于处理“灾害—人—避险”之间的关系,应根据城市不同区域的需求及供地条件,按层次规划.选址关注场所位置、可达距离/时间成本、服务覆盖范围和建设成本.基于上述观点,本文以遂宁老城为例,讨论其形态、灾害特点、人口分布、用地条件等方面的特征与应急避险场所选址之间的关系.根据基地条件、灾害特点、避灾需求,确定应急避险场所的层级、备选用地范围,进一步优化选址模型,利用GIS网络分析技术,探索在不同用地、成本、服务半径限制下,高密度老城区应急避险场所选址的多目标实现途径.
老城区 应急避险场所 选址方法 网络分析
李辰
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国内会议
青岛
中文
1-13
2013-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