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具有主观幸福感的“交往城市”
进入21世纪,我国现代化不断推进,城市高速发展,然而客观福祉的大幅度改善时常并未给市民的主观幸福感带来相应程度的提升.本文以交往理性理论为基础,以提出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综合心理学等学科知识,关注作为城市主体的人,剖析主观幸福感因子,探讨城市客体对于城市主体的幸福感的作用,着重讨论城市规划在社会交往方面的影响,配合现实典型案例探讨,总结出作为具有幸福感的城市的内涵,提出“交往城市”的模式,为建设具有幸福感的城市提出城市规划尤其是城市空间规划方面的策略和相关参考意见.
城市建设 主观幸福感 交往性理论 目标规划
侯冰婕 朱霞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国内会议
青岛
中文
1-9
2013-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