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基于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的景观生态功能区规划研究--以大庆市市区为例

以景观格局动态变化为基础的景观生态功能区规划研究,是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对于实现区域城乡一体化和区域土地集约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大庆市市区为研究区,利用遥感手段提取研究区1990年和2009年的景观类型信息;基于ArcGIS9.3软件和Fragstats 3.4软件,定量分析了研究区不同尺度的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定量计算研究区不同尺度的景观稳定性,并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的景观生态功能区进行分区;综合研究成果,对研究区各景观生态功能区进行合理规划.结果表明:1990—2009年,研究区景观格局变化显著,耕地的面积迅速下降,聚合水平下降;建设用地面积迅速增长,斑块十分破碎,斑块间聚合度水平非常低;林地面积迅速增长,斑块破碎度水平下降,斑块聚合度上升;沼泽湿地和草地的面积下降,而盐碱地的面积上升,三者的形状变的简单;水域面积变化幅度不大,但形状变得简单.研究期内研究区景观整体稳定性下降;各景观类中,沼泽湿地的结构稳定性变化最显著;除建设用地外,其他景观稳定下均有下降.根据景观稳定性变化特征,将研究期区分为了景观生态保护区、景观整治区、景观恢复区和景观建设区.综合研究和各区特点,提出了以注重保护景观整体性和连续性、多样性与分异性、分区规划、整体协调的规划内容和保护措施.

城市规划 空间格局 动态变化 景观生态功能区

林佳 张弘强 窦银银

哈尔滨市城乡规划编制研究中心 哈尔滨 150076 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与生态研究所 哈尔滨150040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 100101

国内会议

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青岛

中文

1-13

2013-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