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空间选择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村劳动力的生产活动转向非农产业部门,实现空间迁移是我国现阶段城镇化的重要特点,了解其空间选择特征及特点,从而正确引导农村劳动力的空间迁移是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本次研究采用全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大样本调研数据,基于地方效用理论模型,系统分析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空间选择机制.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空间圈层选择分布呈现出跳跃式的波动特征,本村、本县外乡和外省是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主要目的地.空间选择的影响因素方面,个人属性和经历是影响劳动力空间迁移决定性要素,这直接关系到劳动力获得就业机会的能力;需要更多照顾的家庭的劳动力往往会选择较近的圈层工作,家庭的社会网络关系对劳动力在空间选择上具有较为明显的吸引力;属地因素对劳动力空间圈层的选择因素较小,自然条件较好的,距离县城较近的村庄的劳动力更倾向于在较远的圈层工作,村庄发展水平较高的劳动力,可以在附近圈层获得较好的劳动机会的倾向于在较近圈层工作.
农村劳动力 非农就业空间 选择机制 模型构建
解永庆 缪杨兵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国内会议
青岛
中文
1-12
2013-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