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保护与发展双向视角下古村落空间转型研究--以三原县柏社村为例

三原县柏社村是我国现存地坑窑规模最大、分布最集中、保存最为完好,且具有悠久发展历史的古村落,凝聚了中国古代村镇人居的环境智慧.柏社村地坑窑洞群蕴含丰厚历史信息和完整的人居环境发展序列.柏社古村落独特环境风貌与传统生土建筑形式的整体保护,对于保护与传承人类重要的人居文化基因,丰富我国乃至世界传统民居建筑形式保护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与理论学术研究意义.由于客观的发展需求和主观的保护意识薄弱,导致现在古村落处于消极保护状态.多彩的传统民俗文化积淀,使得地坑窑价值得到认同,知名度得以提升.资源特质内源式推动、政策市场机遇性诱发以及“三农”问题式逼迫等内外驱动力都迫使柏社古村落空间进行转型.基于“保护”与“发展”双向视角下,探讨三原县柏社古村落空间转型之路.以保护为前提,发展并重,重新梳理古村落空间发展结构,对受“保护”和应“发展”的空间分别提出相应策略,并从管制和实施两个方面提出规划操作建议.古村落转型具有多重转型属性,但不意味着面面俱到,不是经济、社会、空间、文化都要转型,空间转型是核心,其源动力是经济转型,规划应“因时而异”、“因地制宜”确定不同阶段的目标与策略.

古村落规划 空间转型 文化保护 驱动力

高元 吴左宾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城乡规划学系 西安建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国内会议

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青岛

中文

1-10

2013-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