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北京城乡结合部规划实施之“西红门模式”探讨

由“4.25”火灾引发的北京市大兴区西红门镇城乡结合部整体改造成为了北京市城乡结合部改造的试点工程.该工程启动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我市很多乡镇提出了希望借鉴“西红门模式”进行城乡结合部改造,然而对该模式的理解和认识却存在一定的偏差.本文首先对“西红门模式”产生的背景及实施情况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指出西红门镇试点改造工作是在北京城乡结合部规划实施“原有模式”难以为继的情况下,由“4.25”火灾引发且在大兴区政府提出了一套较为耳目一新的可行性改造方案等几方面因素综合影响下开展的,是由多个部门联合进行的实践性探索工作.该工作启动后,实施效果较为明显.文章继而对“西红门模式”的特征和主要创新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指出“西红门模式”是一种强调“目标明确、政策清晰、规划灵活、措施到位、执行有力”的全方位、立体化的改造模式,其实践方面的主要创新包括工业大院拆迁与农民上楼分步实施、集体用地产权政策创新保障产业升级、多策并举保障项目顺利开展等几个方面.文章最后在分析西红门镇和北京市其它城乡结合部地区面临各自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西红门模式”适合推广的范围,以及该模式中最值得借鉴的部分.

城乡结合部 西红门模式 管理体制 目标规划 政策创新

邢宗海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国内会议

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青岛

中文

1-10

2013-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