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新城建设中农民安置规划策略研究--以西宁湟中县多巴新城为例

城市时代中国城乡用地矛盾依然严峻,伴随着新城建设的推进,大量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失地农民作为一个新的弱势群体需要妥善安置规划.本文首先通过文献综述和实例分析总结了我国农民安置的已有模式,并提出新城建设中农民安置存在工作量大、自上而下操作模式为主、安置方法单一等问题.其次以西宁湟中县多巴新城为例,通过现场调研、交流访谈等方式了解待安置农民的特征需求,并按其安置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将安置对象分为完全城镇化的失地农民、半城镇化的失地农民、未城镇化且保留耕地的农民等三类,规划分别通过城市社区、过渡型安置区、新型农村社区等三类安置区进行安置.最后本文着重对三类安置区的选址、总体规划原则及引导、公共场所、住宅单体等四个方面提出了规划策略,以指导多巴农民安置工作.此外,通过此次实践研究,笔者发现采用“过渡型安置区”进行安置的农民占大多数,说明农民城镇化、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整体上呈渐进式,需要足够的时间缓冲过渡.

城市规划 农民安置 模式构建

余波 黄建中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

国内会议

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青岛

中文

1-11

2013-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