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传统农业地区农村人口结构的消解与重构--基于皖北地区的实证研究

农村人口大量外流是现阶段我国城镇化的显著特征,对全国尤其是传统农业地区的农村人口结构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基于皖北城镇群前期调研,通过对村民现状及意愿的相关问题调查问卷分析,总结人口结构消解的基本特征,并提出未来农村人口结构重构的几个可行路径.分析发现,皖北地区外出人员以20岁~40岁的青壮年劳动力为主,且呈现年轻化趋势,导致农村留守人口结构的高度老龄化和低龄化.40岁是外出人员的年龄门槛,40岁以上缺少就业技能的人员大量返乡;对农民定居意愿调研发现,第一代人会坚定留守,第二代人则在摇摆分化,第三代人未来留守的可能性很低,这就进一步加剧了农村人口结构的消解,从而导致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发展缺少高素质的人口支撑.最后,针对性提出以下重构农村人口结构路径:加强农业产业化发展,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加强农民劳动技能培训.

传统农业地区 农村人口 结构消解 路径重构

闫岩 张振广 沈尧羲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 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国内会议

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青岛

中文

1-11

2013-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