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地区空间管制研究--以北戴河生态新区为例
滨海地区在产业和人口“沿海化”趋势下,其发展与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在中观层面有效保护滨海地区特殊和敏感的生态环境,同时充分利用滨海地区资源,在国家新一轮沿海地区开放开发背景下,具有操作层面的现实意义.滨海地区作为海洋与内陆两大生态系统的交界面,丰富的生态环境是该地区生态要素流动最重要的载体,空间管制是确保整个滨海地区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关键内容和重要保障.文章从滨海地区的生态敏感性分析入手,为保护滨海地区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将滨海地区的空间管制范围可划分为3类,即内陆河道水系及周边地区、海岸带地区和近海海域地区,并结合北戴河生态新区的空间管制规划成果,进一步明确在滨海地区的管制要素、具体管制要求和建设模式等内容,以期对滨海地区生态系统保护和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和借鉴意义.
城市建设 生态系统 空间管制 目标规划 滨海地区
徐有钢 蒋鸣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国内会议
青岛
中文
1-9
2013-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