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空间的臭氧和辐射场的季节分布特征
本文利用美国NCAR化学气候耦合模式WACCM3对平流层温度场、风场、臭氧及辐射场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在适宜飞艇长期驻空的准零风层高度20-22km(也即30-50hPa),7-8月风速小于5m/s的风带可以长期稳定在40°N以北.臭氧分布场显示30hPa高度处,中国地区臭氧浓度出现了带状分布,30hPa以下低纬度地区臭氧浓度低于中纬度地区.太阳加热率的季节变化表明,春夏季节(4月份和7月份),太阳主要加热北半球,北半球太阳加热率偏高,秋冬季节(10月份和1月份),太阳主要加热南半球,在南半球太阳加热率偏高.6-8月中国区域太阳加热率要大于9月;100-30hPa,中纬度地区太阳加热率高于低纬度地区,30hPa以上,低纬度地区太阳加热率高于中纬度地区;8-9月份30-40hPa的高度处,太阳加热率的空间变化较小.平流层低纬度地区的长波加热率要小于中纬度地区.青藏高原由于地形特殊,其6-7月份的臭氧浓度、太阳加热率和长波加热率均小于同纬度其他地区.
临近空间 臭氧 辐射场 季节分布规律
商林 刘毅 王永 田文寿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层大气与全球环境探测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29;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甘肃 兰州 730000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层大气与全球环境探测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29 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甘肃 兰州 730000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17
2013-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