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排烃热模拟实验早期气态产物的影响及其启示
地球化学界己基本认清了烃源岩生排烃的发生机制,可以简化描述为早期生油为主、晚期干酪根热解和原油裂解生气并举,压差驱动下浓度扩散机制排烃;并给出了以温度为主的生烃动力学模型、生烃增压模型和干酪根、原油裂解生气随热演化程度变化的曲线关系,提出了最终高效排烃的初步认识.但对热演化早期生油阶段生成的气态烃的后续影响认识不足,以致于可能影响到对排油效率的确定、后期油裂解气的贡献率等问题的认识.本文基于生排烃热模拟实验数据,分析了早期气体产物与排油效率、样品滞留烃与自然放置时间的关系,认识气态产物对生排烃过程中生排烃效率的影响及其地质情况下的启示意义. 结果显示,认为地质情况下有机质的热成熟度、不同热演化阶段的油气比例、以及生烃排烃效率,都与早期气态产物的存在及其产率密切相关。早期生油阶段,气态产物越多,排烃效率越高,滞留在烃源岩中的油越少;高成熟生气阶段,如果在早期气态产物少而排烃不畅的前提下和现阶段排烃地质条件不利的情况下,容易造成烃源岩层内异常高压,减缓了有机质热演化进程和生气的速率,如果在早期气态产物多而排烃顺畅和现阶段排烃地质条件有利的情况下,则更利于热演化和生气,排烃效率也越高。在用常规钻井岩心滞留烃数据分析排烃效率时,由于早期气态产物的存在促进排烃的实质是增加了克服排烃压力梯度的动力,取心到地表增加了压力梯度,等效于气态产物产率提高,会带来排烃效率计算值偏高的可能性。总之,实验数据的启示意义值得重视,烃类相态影响生排烃的程度,可能是深层油气、页岩油气资源评价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或许也能成为油田高效开发的手段之一。
烃源岩 生排烃热模拟 气态产物
陈瑞银 张国卿 袁莉 王黎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 100083 青海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甘肃酒泉 736202
国内会议
珠海
中文
11-13
2013-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