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涠西南凹陷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对比

北部湾盆地是中国南海北部的新生代陆相裂谷盆地,位于盆地北部的涠西南凹陷己被证实为富烃凹陷,其主要烃源层位为始新统流沙港组和渐新统涠洲组,其中以暗色泥岩为主的流二段为凹陷的主力烃源岩. 对涠西南凹陷烃源岩地球化学分析结果统计表明,涠洲组烃源岩有机碳及生烃潜量均不如流沙港组;根据干酪根显微组分、元素组成以及岩石热解资料分析,涠洲组烃源岩生烃潜力不如流沙港组的直接原因是其有机质类型差。 根据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特征分析,涠西南凹陷涠洲组和流沙港组各段源岩生标组成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其中4-甲基甾烷含量和姥鲛烷、植烷含量变化最为明显。 原油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显示,流二段原油具有流二段底部油页岩的源岩特征,流三段原油上述参数分布在流三段源岩附近,而流一段原油和涠洲组原油生标特征则介于流一段源岩和流二段源岩特征之间,表明它们具有混源特征,只是流一段原油更偏向于流一段源岩,而涠洲组原油流二段源岩贡献更大。考虑到涠洲组源岩的有机质丰度类型均较差,其生烃贡献量有限,因此,主要是流二段、流一段和流三段独立或混合供油,而且以流二段贡献最大,是凹陷的主力烃源岩。

烃源岩 地球化学 生物标志化合物 油源分析 涠西南凹陷

范蕊 李水福 何生 胡守志 张冬梅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造与油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 430074

国内会议

第十四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珠海

中文

18-20

2013-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