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北部中元古界洪水庄组沥青铀钍矿的发现、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沥青铀钍矿在国内尚未见报道,因光学特征相似性,易将其误认为藻类体.沥青铀钍矿的研究有助于解释油气运移时间、流体与矿物的相互作用和有机质成熟度等.采用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一X射线能谱仪研究了冀浅1井洪水庄组沥青铀钍矿的产状、特征和成因.洪水庄组中沥青铀钍矿仅出现在页岩中,且比较稀少和分散.与外边缘相比,沥青铀钍矿中矿物颗粒之外的内边缘呈现高聚合,高反射率,无荧光的光学特征.洪水庄组沥青铀针矿中的矿物颗粒以独居石为主,个别为锆石。在砂岩和砾岩中,沥青铀针矿是由原油经历运移之后而在含放射性元素的矿物颗粒周围聚合形成的,而在洪水庄组页岩中,原地原油未经历长距离运移而在含放射性元素的矿物颗粒周围聚合形成沥青铀针矿的。沥青铀针矿外边缘的沥青反射率较接近于整个样品沥青反射率值,如163.02m样品沥青反射率平均值为0.68%,而外边缘最低值是0.64%,120.63m样品沥青反射率平均值为0.72%,而外边缘最低值是0.61%,两者较接近,这是因为外边缘所遭受的聚合作用较弱,因此,沥青铀针矿中沥青反射率的测定对于研究有机质成熟度可能存在一定指示意义。沥青铀针矿的形成本身是由于矿物颗粒与原油的相互作用而形成,因此沥青铀针矿的研究有助于认识流体与矿物相互作用。原油形成时间应该晚于沥青铀针矿中矿物颗粒的形成时间。
沥青铀钍矿 成矿规律 地质构造 光学特征
罗情勇 钟宁宁 张彦起 马玲 王延年 秦婧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49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49;河南省煤层气开发利用有限公司,郑州 450016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49;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0028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49;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北京 100037
国内会议
珠海
中文
134-135
2013-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