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柴达木盆地苏探1井储层原油生标特征和成藏分析

苏干湖凹陷位于柴北缘隆起北部,北面为阿尔金山与党河南山南麓的结合部,南临大、小赛什腾山,东南部直抵土尔根达坂山北麓,凹陷面积约7000km2.地层发育较为齐全,钻井揭示侏罗系、古近系及第四系均有发育.地层自下而上为大煤沟组、洪水沟组、路乐河组、下干柴组、中新统上干柴组、上新统下油砂山组和更新统七个泉组.以往研究表明,该区存在的中生界烃源岩具有一定的生烃能力,钻井见油气显示,但是多次试油效果均不理想.因此,本文以苏探1井储层原油(2536.5~2697.0m)为研究对象,从苏探井储层原油有机地球化学和成藏学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其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和成藏特征,为该地区油气藏的勘探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研究表明,柴达木盆地苏干湖凹陷的苏探1井储层原油(2536.5~2697.Om)分析显示,储层原油成烃环境为弱氧化到偏氧化的淡水到微咸水环境,其演化程度偏高。埋藏深度在2620.67m,3640.57m和2697m的母质类型为混源,且水生生物的输入要大于陆源生物,其余埋藏深度的储层原油的母质类型以陆源生物为主,说明在这三个不同埋藏深度段,可能存在母质来源为水生生物的原油充注。而流体包裹体显示该段储层中至少发生过三期原油充注和一期天然气充注。

油气储层 原油富集 生物化学标志 成藏规律 柴达木盆地

孙敏卓 孟仟祥 房嬛 王作栋 谢梅

中国科学院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 730000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甘肃敦煌 736202

国内会议

第十四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珠海

中文

256-257

2013-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