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石炭系液体油苗的发现及地质意义
前不久的野外地质考察,笔者在柴达木盆地石炭系内发现液体油苗.而本次发现的旺尕秀油苗为柴达木盆地石炭系最为直接、明确的油气显示,本文在该油苗、柴北缘不同构造原油与石炭系烃源岩分子化合物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该液体油苗的成因。油苗C29甾烷异构化参数20S/(20S+20R)为0.39,Ts/Tm为1.12,表明该液体油苗目前正处于成熟阶段,Pr/Ph比值0.64,三环枯烷系列具有C23为主峰的正态分布,较高的伽马蜡烷含量,具C27>C29出烷的优势特征,油-油及油-岩对比认为其与井下及地表石炭系烃源岩具有较好的对比性,与柴北缘马北2井(1463m)、仙3井(1076m)原油相近,与柴北缘其它原油明显不同。推测该油苗为石炭系的自生自储原油,马北2井(1463m)、仙3井(1076m)原油有石炭系烃源岩的贡献。石炭系的自生自储液体油苗的发现为石炭系有过生、排烃过程的最直接证据,为柴达木盆地石炭系的勘探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石炭系储层 烃源岩 液体油苗 成藏规律 柴达木盆地
徐耀辉 康玉柱 文志刚 王宗秀 周新桂
长江大学地球化学系,荆州 434023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 100081
国内会议
珠海
中文
297-298
2013-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