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尼日尔三角洲原油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类型

尼日尔三角洲盆地深水区的勘探是当今全球油气勘探的热点地区之一.迄今为止,深水区获得的烃源岩样品仅为中始新统Akata组及其上覆三角洲前缘亚相Agbada组底部泥岩,它们都具有镜质组含量较高,陆源有机质输入量大的特点.己发现油藏的原油性质复杂,表现出多种生源贡献的特点,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深水勘探发现的原油,目前尚难以找到——对应的烃源岩.因此,借助油藏地球化学的思路,从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类型出发,分析研究油气源岩的性质,并进一步推测烃源灶的性质和充注方向,将可为深水区烃源岩的预测和确定勘探方向提供”源控”方面的依据. 尼日尔三角洲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反应了其烃源岩受海洋和大陆两种地质营力此消彼长的相互作用关系的影响。深水区以混源型原油为主,可能来源于上白垩统-古新统海相混合生源型烃源岩,受海洋环境水体盐度、藻类等低等水生生物的影响较大。陆上-浅水区以陆相原油为主,由古近系-现今三角洲体系的海相陆源型烃源岩的贡献为主,以大量陆源有机质输入为特征,受古水系的影响,远河口的浅水区易混有少量的海相生源贡献,形成Ⅱ-1类原油;而近河口的浅水区陆源的贡献更高,以Ⅱ-2类原油为主。

油气源岩 原油分析 地球化学特征 成藏机理 类型划分 尼日尔三角洲盆地

朱顺玲 曹军 戴娜 陈聪 张毅 黄小艳 钟宁宁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昌平 102249

国内会议

第十四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珠海

中文

335-336

2013-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