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两种源岩生成甲烷氢同位素特征
天然气氢同位素组成研究是对碳同位素研究的加强和补充,同时,氢同位素组成蕴涵的信息具有特定的意义,结合天然气氢、碳同位素研究会提供更多的关于成烃演化和成藏过程的信息.选取四川盆地三叠系须家河组和二叠系栖霞组低成熟度煤样和碳酸盐岩样品进行了限定压力的黄金管封闭体系热模拟实验,并对其产物氢同位素进行了分析.不同类型的烃源岩,其热解产物中甲烷氢同位素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逐渐变重,快速升温(20℃/h)氢同位素曲线相对于慢速升温(2℃/h)曲线向高温方向移动。两种类型烃源岩热解气体氢同位素分布范围存在差异,须家河组煤样甲烷氢同位素分布范围为-295‰~-50‰,栖霞组碳酸盐岩甲烷氢同位素分布范围为-258‰~-36‰,反映了热成因天然气的氢同位素与碳同位素类似,也具有母质继承效应。天然气氢同位素受母质类型影响较大。
烃源岩 天然气 氢同位素 地球化学特征 四川盆地
廖凤蓉 倪云燕 吴伟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 100083
国内会议
珠海
中文
363-364
2013-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