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干酪根生烃过程中结构变化的定量研究

本研究选取了低熟的Ⅱ型干酪根,首先以不同升温速率在黄金管-高压釜封闭体系中将干酪根依次人工熟化到不同的成熟度,并对热解产物中的C1-6和C7+进行定量研究;然后用Py-GC定量研究干酪根结构上的C1-6和C7+结构单元的变化过程,揭示Ⅱ型干酪根分子结构的变化与成熟度之间的关系,并监测了干酪根初次裂解气和沥青(液态烃)二次裂解气两者之间比例的动态变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Ⅱ型干酪根初次裂解直接生成生成C1的成熟度上限约的等效Ro约为1.6%,生成C2的成熟度上限略高于生油窗,而生成C3的成熟度范围与生油窗基本一致。因此,对Ⅱ型干酪根来说,在封闭体系下干酪根在更高演化阶段(Ro%≥1.3%)大量生成的气体主要都是由液态烃二次裂解而来。此外Py-GC测得的干酪根上C1,C2和C3短链结构裂解生气的平均活化能也要大大低于封闭体系下干酪根生成相应化合物的平均活化能,这也进一步说明封闭体系下生成的C1、C2和C3大多来自于液态烃类在更高演化阶段的二次裂解。

烃源岩 干酪根 生烃机理 结构变化

廖玉宏 潘银华 郑益军 耿安松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640;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

国内会议

第十四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珠海

中文

365-366

2013-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