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南毛场地区的油源及运移研究
近年来,在潜南毛场斜坡带上的油气勘探取得了重要进展,陆续钻控的几口探井在新下段都钻遇了油层,并于Ex下Ⅱ和Ex下Ⅲ油组获得了工业油流,打开了毛场斜坡带油气勘探的新局面,进一步提升了本区的勘探潜力.因此,正确认识本区Ex下Ⅱ和Ex下Ⅲ油组油源以及原油的运移方向,可以为毛场斜坡带乃至潜南地区下一步油气勘探提供科学依据.探讨了毛场地区原油地化特征,分析了烃源条件,对油源进行了对比,分析了油气运移规律。研究显示,通过毛场斜坡带新下段原油与本区马82、马85井Ex下Ⅱ油组烃源岩的分析对比,两者在成油母质和成油环境非常相似,具有一定的亲缘关系。但通过对毛场斜坡带新下段原油与总口-潘场生油向斜带新下段高成熟烃源岩对比,两者在成油母质、沉积环境以及成熟油三方面均表现出明显的一致性,具有很好的亲缘关系。因此,毛场斜坡带新下段原油除少部分来自本区新下段成熟油外,绝大部分来西南部的总口-潘场向斜内新下段的高成熟原油,是一种混源油。原油中含氮化合物总量分布表明:总口、潘场向斜带新下段高成熟烃源岩生成的高熟油沿着北东向断裂系统和裂缝体系运移,先运移至毛场斜坡带和马13、马16井区,最后运移到马30、马24、马36井区成藏。含氮化合物的异构体参数也指示出相同的运移方向。
烃源岩 地球化学特征 油源分析 油气运移
冯志平 刘明 李凯 陈仲宇
中国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湖北武汉 430223
国内会议
珠海
中文
407-408
2013-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