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南洼陷罗家地区油页岩有机岩石学特征与生、排烃意义
有机岩石学是在煤岩学和孢粉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在油气勘探和评价中己成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手段.油页岩是指干酪根含量高得足以分馏出有工业意义石油的岩石,曾庆辉等试用近代有机岩石学与有机地球化学方法,对比研究高成熟度黑色页岩和低成熟度油页岩显微有机质的赋存形式和在热演化中的生烃演变规律,为探讨富有机沉积在地质历史中的生排烃意义和对油、气田的贡献提供依据.本文对罗69地区油页岩进行有机岩石学分析并研究了其生烃和排烃作用的关系. 渤南洼陷是济阳坳陷页岩泥油气藏最发育的地区之一,已发现0-Ng等9套含油层系,探明常规油气藏石油地质储量2.16亿吨,发育4套有效烃源岩,分别为沙一段、沙三中亚段、沙三下亚段和沙四上亚段,沙一段、沙三段岩性以油页岩、油泥岩为主,沙四上亚段岩性以灰岩、泥岩为主。从渤南地区沙三下亚段测试、投产以及系统取心井(罗69)等资料分布和效果来看,罗家地区为页岩油气勘探最为有利的层系。利用有机岩石学和地球化学方法,研究了罗家地区罗69井油页岩的有机显微组分组成的特征与热演化生烃、排烃作用的关系。烃源岩中分布着各种不同形态、类型、成因和光学特征的有机显微组分,它们具有不同的化学成分和结构、母质类型及生烃潜力。
油页岩 有机岩石学 生排烃机理 油气勘探 渤南洼陷
黎萍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山东东营 257015
国内会议
珠海
中文
591-592
2013-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