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量颗粒荧光技术在宝岛13-1油气成藏分析中的应用
琼东南盆地宝岛北坡宝岛13-1区天然气(含油)丰度低,但低丰度油气藏的成因尚不明确,这严重制约了该区的勘探进展。研究表明,宝岛13-1区梅山-三亚组储层颗粒内含烃级别非常低,镜下找到好的烃类包裹体非常困难。气藏中普遍含有凝析油,但缺乏取心资料。定量颗粒荧光技术灵敏度比较高,能够识别隐蔽输导通道,并且QGF-E和QGF对现今油气藏和古油气藏有不同的荧光响应,所以本文尝试通过应用定量颗粒荧光技术,结合包裹体分析、油气地球化学分析等,从油气成藏期、油气源等方面研究宝岛13-1低丰度油气藏的成藏特征。结合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分析成藏期,通过对目的层砂岩储层薄片进行观察,发现含烃包裹体数量非常少,这也反映了宝岛13-1区油气充注晚,未能大量形成含烃包裹体。一般情况下测温都较高,高于储层现今的温度,比较可信的是BD13-1中与含烃包裹体伴生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在80-90℃。按照这一温度推测宝岛北坡油气主要成藏期很晚,主要在2Ma至今。这与利用定量颗粒荧光技术分析结果一致。 宝岛凹陷内从始新统到中新统的烃源岩均处于成熟阶段及过成熟阶段,斜坡带中新统烃源岩均处于未熟阶段,只存在渐新统源岩成熟可以生成油气。另外,宝岛13-1区油气与BD 19-2区的油气有明显的不同。宝岛13-1区梅山-三亚组天然气为油型气或者以油型气为主,原油以低熟凝析油为主;而宝岛19-2区浅层三亚组的气体甲烷碳同位素非常轻,属于生物气或亚生物气,宝岛19-2区深层陵水组天然气则以煤型气为主。由于宝岛北坡宝岛13-1油气又是晚期成藏的,所以油气主要来自邻近渐新统源岩,而宝岛19-2油气主要来自宝岛凹陷。
油气成藏 定量颗粒荧光技术 包裹体 地球化学特征
马剑 黄志龙 张新顺 朱建成 范彩伟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49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广东湛江 524057
国内会议
珠海
中文
728-729
2013-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