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22单抗效应子功能的初步探究
CD22单抗属于IgG1型抗体,用于治疗非霍奇淋巴瘤.该抗体结合靶细胞后会迅速内化,这使得用传统的肿瘤细胞增殖抑制法无法通过直接作用机理真实反映抗体作用机制.国外采用的活性检测方 法是将CD22单抗包被到细胞板上后加入靶细胞,通过IgM抗体对B细胞受体的特殊致敏性来介导杀伤,但 是该过程并未加入补体或杀伤细胞,不能客观有效模拟抗体作用机制和反映Fc段效应子是否存在功能.基于以上背景,本课题下篇采用膜表面表达CD22单抗独特型抗体的靶细胞株(人工构建,CD22单抗结合后不 会内化),首先利用该细胞证明CD22单抗具有CDC和ADCC活性,随后用多种方法检验了抗体的脱糖效 果,通过糖基化去除,进一步验证单抗Fab段结合能力与Fc段效应子生物学功能.实验分别通过CD20单 抗与CD147单抗作为阳性对照,证明CD22单抗CDC和ADCC的活性检测系统可以正常工作.在CDC实 验中,对补体添加顺序和靶细胞种类进行了优化;ADCC实验中,对细胞浓度,抗体稀释梯度进行了优化.在 对切糖效果验证时发现,实验所用的酶切条件可以完全将糖基切除.在探究糖基化对功能的影响时,用两种方法(竟争流式细胞法和Bmcore)比较了脱糖前后的Fab段结合力,发现切糖前后结合力并无显著差异.随 后依据优化后的活性检测方法,选取合适的抗体剂量点,比较了脱糖前后的ADCC和CDC活性,发现脱糖后两种效应均显著降低,该结果证明了CD22单抗Fc效应子段具有CDC和ADCC功能.目前CD22单抗质量研究中并未纳入CDC与ADCC评价部分,所以该部分研究对于该抗体的质量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于存在迅速内化现象的单抗,在没有合适活性测定方法的情况下,本课题为评价Fc效应子CDC和ADCC功 能提供了参考.通过以上两部分工作,本课题为抗体及抗体相关生物治疗药物质量评价指南的制定提供了参考和数据支持.
抗肿瘤药物 融合蛋白 质量控制 糖基化
王光裕 高凯 王军志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单克隆抗体产品室卫生部生物技术产品检定方法及其标准化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50
国内会议
上海
中文
150-155
2013-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