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基于手性D-氨基酸形成机制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评估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是国内外公众广泛关注与争议的问题.根据“实质等同性”原则,本文基于手性D-氨基酸形成机制对抗除草剂草甘膦和抗虫Bt 蛋白转基因的食品安全性进行了风险评估.与传统非转基因作物相比,除草剂草甘膦或Bt 蛋白由于具有较强的金属络合能力在本质上会促使土壤中金属离子较多地进入转基因作物体内,然后诱导D-海因酶的活性增加从而产生更多D-氨基酸.考虑到草甘膦或Bt蛋白、重金属离子和手性D-氨基酸等分别在转基因食品中的客观相对高的含量及其致癌与绝育等毒理性效应,转基因食品和传统食品的成分与安全性不是实质等同的,建议慎重消费.

转基因食品 安全评价 草甘膦 Bt蛋白 手性D-氨基酸形成机制

何裕建 董树清 袁龙飞 刘庆菊 张志昆 蔡波太 李向军 赵红 董亚蕾 赵亮

中国科学院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北京 100049;北京大学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91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兰州 730000 中国科学院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北京 100049

国内会议

中国化学会第十七届全国有机分析与生物分析学术研讨会

南宁

中文

3-7

2013-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